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程序的有关规定,经审查,**年6月**日我局拟对叙(略)G**叙永县叙永至龙凤段改建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作出审批意见。为保证此次审查工作的严肃性和公正性,现将拟作出审批意见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基本情况予以公示,公示期为**年6月**日-**年6月**日(5个工作日)。
听证权利告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自公示起五日内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可对以下拟作出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意见要求听证。
联系人:(略)
联系电话:(略)-(略)
通信地址:(略)
拟批准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建设项目
序号 | 项目名称 | 建设地点 | 建设单位 | 环境影响评价机构 | 项目概况 | 主要环境影响及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 公众参与情况 | 建设单位或地方政府所作出的相关环境保护措施承诺文件 |
1 | G**叙永县叙永至龙凤段改建工程 | 泸州市叙永县叙永镇、龙凤镇 | 叙(略) | (略) | 项目位于泸州市叙永县,线路起于叙永县叙永镇红星社区豆芽沟大桥北桥头,顺接既有G**,向西经天堂湾后下穿隆叙铁路、叙毕铁路,设隧道穿越五角山后经走马坝、和尚塝至白滩,沿现有四川叙永经济开发区龙凤组团西侧至七星田,向东北方向依次下穿隆黄铁路、隆叙铁路,止于龙凤镇凤林村,接既有G**。项目路线全长约**.**公里,全线采用一级公路技术标准,设计速度**公里/小时,路基宽度**.5米,桥梁与路基同宽,桥梁汽车荷载等级采用公路-I级;设五角山长隧道1座(分幅式),左右线长度合计**m,隧道建筑限界9.**×5.0米;全线采用沥青混凝土路面,其他技术标准按《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相关规定执行。项目估算总投资约(略),其中环保投资(略)。 | (一)废气污染防治措施 1.施工期施工场地打围施工,采取湿法作业、喷雾和洒水降尘等措施,土石方及时清运。 2.搅拌站原料堆场设置围挡,厂房顶部设置网格式雾化喷淋降尘装置,搅拌楼内设置雾化喷淋降尘装置,料仓仓顶和搅拌设备上方设置脉冲袋式除尘器。 3.商品沥青混凝土采用密闭运输方式运至施工现场;施工驻地内临时食堂油烟通过油烟净化器+屋顶排放。 (二)废水污染防治措施 1.施工期隧道施工废水经隔油沉淀处理后回用;河道改移部分围堰施工,河道改移与其他施工场地施工废水沉淀后回用。 施工驻地生活污水(食堂废水隔油后)经一体化污水处理设施处理后用于农肥或驻地内降尘。 2.运营期隧道管理用房生活污水经改良化粪池处理后用于农肥。 (三)噪声污染防治措施 1.施工期施工场地打围施工,选用低噪声机械设备,对振动较大的固定机械设备加装减振机座;合理安排施工时间,合理设计运输路线,设置减速、禁鸣标志。 2.运营期在噪声超标且住户较集中处安装隔声屏障,在噪声超标且零散居民处安装隔声窗;预留噪声跟踪监测和治理费用。 (四)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措施 1.施工期废弃土石方、污泥和泥浆外运综合利用;建筑垃圾可回收部分交废物收购站处理,不可回收部分送至指定的建筑垃圾堆放场合理处置;机械维修产生的废矿物油交由具有危险废物处理资质的单位合理处置;生活垃圾经分类收集后清运至生活垃圾转运站合理处置。 2.运营期车辆及乘坐人员丢弃、洒落的垃圾以及隧道管理用房产生的生活垃圾经分类收集后交由当地环卫部门合理处置。 (五)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1.施工期严格控制作业范围和临时占地面积;土石方分层开挖、分层堆放、分层回填,优化施工工序,缩短施工时间,减少水土流失;改移河道严格控制施工围堰填筑、拆除施工扰动区域面积,减少扰动时间。 2.施工结束后施工驻地内的建筑物及时拆除并及时复耕复绿;施工便道和表土堆场等及时恢复绿化或恢复迹地。 3.运营期加强路基边坡及路侧、隧道管理用房等区域的绿化景观维护,设置隧道口野生动物拦挡防护设施。 | 叙(略)于**年1月7日通过叙永县人民政府网站进行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第一次公示。**年3月**日至**年4月2日建设单位通过叙永县人民政府网站、川江都市报公示和在建设项目所在地公众易于知悉的场所张贴公告,这三种方式同步公开。**年4月**日,建设单位在叙永县人民政府政府网站上对项目环评文本及公众参与说明进行了报批前公示。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