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日,第二届“一带一路”科技交流大会开幕式暨全体大会在成都举行。开幕式上,成渝地区“一带一路”国际技术转移中心正式启动建设。 **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印发,明确提出支持两地共建“一带一路”国际技术转移中心。**年底,中心建设获得科技部批复。 中心按照“一个中心、两地共建、众点协同”模式,由四川省和重庆市共同组织,依托四川省科技交流中心、重庆两江新区管委会联合共建,联动成渝地区高校、技术转移机构、科技园区、科研院所和科技企业,形成多层次的国际技术转移体系,涉及打造国际技术转移信息服务平台和国际技术转移交易平台、组织国际技术经理人培训、招引培育一批知名技术转移服务机构、常态化开展国际技术对接活动等内容,目的是深化成渝地区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技术转移和创新成果落地转化,积极推动科技成果造福共建国家人民,助力各国企业与产业共同进步。
具体来说,川渝两地将从四个方面加快中心建设: 着力搭建国际技术转移平台 中心整合两地国际技术转移要素资源,建设需求信息库、项目库和专家库,组建专业服务团队,打造信息服务平台,并联动国家统一技术交易服务平台,建设跨境技术交易平台。 着力构建国际技术转移网络 中心组建成渝地区国际技术转移服务机构联盟,深化与中非创新合作中心、中国—东盟技术转移中心等合作,集聚一批知名技术转移机构,并在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联合建设技术转移节点。 着力培育国际技术转移人才 中心加强与国内外高校、科研机构、企业合作,大力推动国际技术转移人才培养;常态化举办各类先进适用技术、科技创新管理培训班,开展国际技术经纪人培训。 着力深化国际科技人文交流 中心举办“一带一路”技术转移与创新合作大会、科技创新合作先进技术展、创新创业大赛等活动,常态化发布“一带一路”科技创新合作机会清单,定期开展项目路演等对接活动。
据此前介绍,中心计划用三年时间,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打造国际技术转移节点**个以上,促成国际合作项目**项以上,组织国际技术培训**人次以上,加快建成面向“一带一路”的技术转移枢纽。
责任编辑:经外局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