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农村部近日公布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名单,益海嘉(略)名列其中。益海嘉里是改革开放以来最早入川投资的外资企业之一,作为世界**强企业新加坡丰益国际旗下企业,自**年落户四川以来,其四川工厂年产值从几千万元,增加到了现在的**多亿元,**年间产值增长了**倍以上。 四川是国内公认的粮油“红海”市场,竞争激烈,益海嘉里在这里取得了傲人的业绩,有什么秘诀?近日,调研报道组走进益海(广汉)(略)厂区(下称广汉工厂),实地探访这家世界粮油巨头的现代化工厂。
这里的工厂无油烟无噪声打造“无烟无声”的现代工厂,是为能和当地社区环境发展融为一体
厂区没有粮油加工的油烟味——6月**日上午,汽车在广汉工厂停下时,调研报道组以为来错了地方。益海(广汉)(略)副总经理梁旭介绍,广汉工厂为全省首批“无烟无声粮油厂”。 “无味”的答案,在厂房楼顶上的管道里。这些直径约半米的管道,正是打造“无味工厂”的关键。 “管道一头连着厂房里的‘抽油烟机’,能在第一时间收集废气。”梁旭说,管道另一头连着顶楼的废气反应室。在反应室内,利用碱喷淋去除挥发性有机物,降低细颗粒物、臭氧等污染物。同时依靠活性炭吸附,让废气达标后排放。
工厂占地**亩,打造这套“空气净化器”总花费近(略)。对于利润并不高的粮油行业来说,投入不算小。但梁旭说:“这笔投入值得。”
同样值得的,还有为厂房穿上的“棉大衣”。梁旭说,这是广汉工厂打造“无声工厂”的主要手段
“棉大衣”是隔音棉,广汉工厂自建设以来就开始引进,此后不断更新迭代。具体使用中,就是把它们包裹在**亩厂区内的**余个功能区外层。目前,生产线设备产生的最大噪声只有**分贝左右,经隔音棉处理后降至约**分贝,相当于台式电脑主机运行的声音。而在**米外的工厂门口,已经几乎没有噪声,实现让周边社区“无感”。
“无油烟、无噪声,是我们这类工厂现代化建设必须做到的。”梁旭说,这样才能和当地社区环境发展融为一体。
四川粮油加工领域的“单产冠军”自动化之路已走近**年,**余名一线工人年产粮油**万吨
现代化也体现在产线的智能化上。压榨设备上,**年设备出厂的标签依旧鲜明;豆产线上,自动灌装设备每两秒下线一桶油;打包线上,机械手臂每两秒就能搬完三大箱货……每小时下线**桶豆油的生产车间,仅有两名工人,他们的工作是填写设备巡查日志。每天8小时的工作时间,他们有三分之二是在总控室盯着显示屏。 广汉工厂工人的工作量看似“轻松”,产能可不小。去年,工厂产出粮油**万吨,而一线工人只有**余人。有关负责人表示,按人均产出来看,广汉工厂是全省粮油加工领域遥遥领先的“单产冠军”。 如此高效率的生产线,其实是被四川市场给“逼出来”的。 粮油加工行业利润普遍不高,大部分工厂的加工毛利润只有3%至4%。在四川,这个数值更低。因为,作为全国农村改革的发源地之一,四川早在上世纪**年代就逐步放开了粮油加工领域,大大小小的粮油企业拔节生长,四川的粮油市场竞争相当激烈。 为了能在四川市场竞争中突围,广汉工厂从生产线开始“降本”。**年起,广汉工厂开始对6条生产线开启改造提升,配齐全线自动化设备。此后,根据生产实际,设备持续更新。最近一次,是在**年前后,花椒油生产线引入最新款式的熬制机器,熬制原料量从此前的每日**吨,直接增至现在的**吨。 量上去了,质也能靠智能化得到保障。“依托数字物联设备实时监控,残次品将被自动退回至次品剔除框,再由人工处理。”梁旭说,这套设备已运用于生产全链条,得益于这双“智慧之眼”,每瓶油的前世今生都浓缩在二维码里,扫码即可溯源。 还有另外一道保险为品质兜底。广汉工厂配置的检测设备,对黄曲霉毒素、苯并芘、重金属等食品安全指标的检测覆盖率达**%。质检人员每小时都会从生产线抽样,十几分钟就能出检验结果,如果不合格,将立刻整批召回。
与时俱进调整产品结构关注消费者需求和市场发展趋势,开发与“体重管理年”契合的粮油产品
在“红海”市场里闯出一番名堂,益海嘉里还有狠活,那就是产品的科技研发。 “企业就得靠产品说话。产品靠什么说话?科技。”益海嘉里金龙鱼集团党委副书记、公共事务部总监涂长明说,**多年前,益海嘉里看中了四川的消费潜力而选择在此建厂。如今,要想继续开拓川内市场,必须根据需求变化科学调整产品结构。 就拿最近的动作举例。今年,“体重管理年”行动持续推进,这给粮油传统产业带来了新考题:如何在保持风味的同时兼具营养?今年上半年,益海嘉里先后推出了甘油二酯油、慢升糖大米等大健康系列产品。 “喷一次7克油,刚好够一个年轻人做一顿减脂餐。”在成品油展区,益海(广汉)(略)总经理王振荣拿起一瓶喷壶式橄榄油展示。他说,这是刚刚针对年轻消费群体推出的新产品。 回应如此迅速,背后是科技研发的支撑。此前,益海嘉里在上海投资数十亿元,建成了国内规模最大的粮油企业研发中心之一。该中心的主要作用,就是分析研判市场需求变化,提前完成相应的技术研发与储备,以备不时之需。
最能体现产品科技含量的,其实是占广汉工厂主营业务**%的菜籽油——它们与传统川企的产品不太一样。 “你闻一下,这些菜籽油的香味各不相同。”王振荣的手上,是一瓶黑得像酱油的菜籽油。颜色越深,代表着菜籽油香味越浓。而讲究麻辣鲜香的川菜,对浓香型菜籽油高度依赖。 为了压榨浓香型菜籽油,不少企业选择了“老路子”,也就是物理压榨。但这也意味着除杂不够彻底,导致保质期缩短及营养不均衡等问题。为了保留传统四川菜油的香气,广汉工厂通过“公司+基地”的订单农业模式,就近建立**余亩菜籽油原料基地,确保了原料品质。同时,在加工环节,通过研发中心自研的技术进行精炼,既保留了菜籽油的传统风味,又解决了杂质的问题。 除了菜籽油,让藤椒油麻味更温和的压榨技术也在大规模应用。目前,广汉工厂生产的低麻度花椒油、藤椒油等产品,已成功打入了此前“谈麻色变”的广州、上海、江浙等地市场。 王振荣说,关注消费者的需求和市场发展趋势,以及快人一步的“点球式”研发,是益海嘉里保持品质与核心竞争力的关键。